浙江大學舉行一流學科建設發展展望座談會
未來十五年浙大的學科將會發展成什麽樣?一流學科建設有哪些新舉措🫱?5月21日,在誕辰119周年之際,浙江大學特別召開座談會,2015年新當選院士的七位校友代表和教師代表與學校各學科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展望一流學科建設的未來,為母校學科發展獻計獻策。
校長吳朝暉出席會議並介紹了浙大學科發展的布局、現狀、目標和舉措💽。他指出,浙江大學作為國家創新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應該承擔起創新使命🙏,通過一流學科的建設🧑🏽💼💆🏼♀️,努力躋身未來的國家發展🧕🏼,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展望未來15年,學校必須積極應對未來的多種挑戰👩🏽🦲👪。一是構建形成有效對接未來知識社會需求的學科布局,以問題為導向,建立多學科交叉融合的戰略性的學科平臺和科研聯盟👩🏽💻,才能夠迅速回應國家和學校的重大需求。二是建成更加豐富➙,具有成效的知識中心🏊🏿、創新中心、文化中心、戰略中心,為未來的國家發展和國際競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三是推動建設學科的開放式的創新格局,進一步打通學科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科學研究體系和社會服務體系等脈絡👟🙍🏼♀️,同時積極引入社會創新資源和國際化的資源,為未來的社會培養更加優秀的領袖人才。
湖南大學電氣學院副院長羅安、中國科技大學教授陳仙輝☁️、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院長陳學東💭、河南省農科院院長張新友和北京化工大學化工學院院長陳建峰等五位院士🪢,作為2015年新當選為院士的浙大校友出席了會議。五位校友分別分享了各自研究領域內當前和未來發展的情況👩🏼🦳,並為母校的學科發展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座談中,幾位院士都提到了人才的重要性。羅安院士提出,一流人才是發展的根本🏂,建設一流學科必須有一流的人才梯隊。“這個梯隊就像是金字塔,最上面的是學術大師,中間是領軍專家,而青年才俊是基礎🛕。光有幾個學術大師是撐不起一個學科的。” 院士們還認為🏊🏿♂️,要給青年人才寬松的發展條件和強大的資源支撐🍤,培養人才、引進人才,還要使用好人才,讓人才能夠“冒”出來。陳仙輝院士說👩🏼⚕️:“現在五六十歲的這批老師決定了一個學科、一個學校現在的地位,而現在的青年教師隊伍就決定了一個學科、一個學校20年後的地位。”
院士們指出,作為大學來說,培養人才是本質。只有培養出高水平的學生,學生畢業出去才會為社會作出大的貢獻🪛💐,反過來能夠極大提升學校的聲譽🖊。除了要重視專業教學中對學生的指導外🧙🏼♀️🏃🏻♀️➡️,對學生的交流能力、觀察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思維的能力以及團隊能力的培養更是至關重要🔧。
去年新當選院士的校內老師代表楊樹鋒院士和陳純院士也分享了自己的思考。楊樹鋒院士提出🧑🎄,學科建設要同時抓好三個方面🫷,即對戰略方向的把握、對機遇的掌握和學科內部的和諧程度。他分析了學校學科建設的得失經驗,特別強調對機遇的把握💡。楊樹鋒院士認為🌪,學科建設🏅,更要註重人才的培養。“我們不僅要攬天下英才而安天下,還要集天下英才而育之。怎樣吸引優質生源👩🏻🦲,怎樣培養優秀學生🍬↕️,需要我們繼續動東腦筋。”楊院士還提出📼,在學科內部和諧的建設中,黨的建設可以發揮獨特的作用。要把學科建設跟黨的建設能夠有機結合起來。
陳純院士介紹了軟件工程學科發展現狀📩,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三元融合系統軟件技術與系統✮、面向雲計算的軟件開發方法與系統 🕝、大數據軟件技術與智能系統 和復雜服務計算 🚴♀️👍🏼,“希望我們能在這些學科方向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成國內領先的軟件工程學科。”
會上💆🏿♀️,浙大高峰學科代表馬慶國教授、韓高榮教授和韋巍教授也作了發言🫸🏽。副校長張宏建🐮🧎♀️、應義斌出席會議🤘🏿,副校長嚴建華主持會議。